与电镀相比,化学镀镍的历史相对较短。它在国外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仅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。1844年,a。Wurtz发现,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还原次磷酸盐可以沉积金属镍。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和应用是在1944年。布伦纳和g。美国国家标准局(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)的里德尔(Riddell)发现了涂层形成的催化特性,并找到了沉积非粉末镍的方法,这使得化学镀镍技术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。但当时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,严格意义上没有实用价值。化学镀镍工艺的应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开始对这一过程感兴趣。他们想在烧碱钢瓶的内表面镀镍,但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。五年后,他们研究和开发了化学镀镍磷合金技术,并公布了多项专利。1955年,他们创建了他们的实验生产线,并制造了一种商业上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。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是“kanigen”。在国外,特别是在美国、日本和德国,化学镀镍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高新技术,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。
我国化学镀镍工业生产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发展很快。不仅发表了大量的论文,还召开了全国化学镀会议。根据第五届化学镀年会发表的文章统计,目前有300多家制造商,但这个数字在当时应该是非常保守的。据推测,我国化学镀镍市场的总规模应为每年300亿元左右,并以每年10%~15%的速度发展。
由于化学镀镍具有均匀性、硬度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优良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能,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化学镀镍技术的行业。据了解,化学镀镍在各行业的应用比例大致如下:航空航天行业:9%,汽车行业:5%,电子计算机行业:15%,食品行业:5%,机械行业:15%,核工业:2%,石油行业:10%,塑料行业:5%,输电业:3%,印刷业:3%,泵制造业:5%,阀门制造业:17%,其他:6%。20世纪80年代,化学镀镍在工业化国家的应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年均净增长率为10%~15%;预计化学镀镍的应用将继续发展,年均净值率将降至6%左右,并进入成熟发展阶段。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蓬勃发展的东亚和东南亚,化学镀的应用正在兴起,并有望保持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。